Place@Tainan 有所不知的地名
臺南市歷史悠久,自荷蘭據臺到清末近三百年的時間,有「古都」、「府城」之稱。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,產生許多彰顯府城自然與人文環境特色的街道地名;有些街道地名如今只能在古地圖或舊籍史料才看得到;有些舊地名因地方居民的習慣稱呼 而以「口語地名」的形式延續使用至今;有些舊地名則轉化成現今行政區域的街道里名;每一個地名的產生與存續,皆有其悠久歷史與傳奇故事。
參考資料來源:內政部地名資訊服務網
大區域
X營
鄭成功駐營的前後左右
- 新營 新營區
- 查畝營 柳營舊稱。義士路太康綠色隧道2)也被稱作「查畝營自行車道」。
- 下營 下營區
- 舊營 鹽水區舊營里
XX寮
過去的聚落
- 益民寮 善化區 舊移民寮改稱 亞蔬中心附近
- 虎尾寮 東區
- 虎尾寮 今虎尾里
- 前甲 今富強里
- 關帝廳 今富強里,因位於關帝廳南邊而得名
- 後甲 今關聖、南聖里以及後甲地區(後甲莊)的後甲里
- 王牛稠 今裕聖里
- 鴨母寮 北區 成功路上鴨母寮市場附近
- 中州寮 安南區 「十六寮」之一
- 五塊寮 安南區 靠近台灣歷史博物館
小區域
- 水交社 二次大戰後,日本海軍臺南航空隊宿舍被中華民國空軍接收成為眷村,但仍沿用水交社作為地名,1968年為紀念周志開而改稱「空軍志開新村」
- 桂子山 位在水交社園區的桂子山,是市區僅有的一座山,早期文獻即記載為「府學筆架山」,海拔30公尺,在日治時期進行全島測量時,設在南市的唯一三角點
- 五條港 清朝時期五條河流及港口的統稱 後來泥沙淤積河川被填平 成為現在的街區
- 竹園崗 台南一中地方舊稱
- 檨仔林 檨(ㄕㄜ)仔就是芒果的台語 日治時期,因日本人建台南神社,朝興宮數度搬遷。戰後,國民政府將台南神社改為台南忠烈祠,民國60年遷至健康路;原址改建為台南市立體育館,但又於民國80年拆除;改闢為公11地下停車場,地面則為公園。百年之間,用途再三更易,是府城變化最劇烈的一處公共空間。現為市立美術館二館
- 石舂臼 赤嵌樓旁「石精臼」點心城的「精」字,先民在「米街」旁以石臼「舂」米,地名稱為「石舂臼」
- 竹篙厝 德高厝
- 紅瓦厝 台南歸仁區的舊稱 歸仁教會1906年創立之初就被稱為「紅瓦厝禮拜堂」
- 熱蘭遮城 荷蘭語Zeelandia 安平古堡
- 知母義
- 木架山大草原
- 位於新化區,有著南部陽明山擎天崗美稱的新化木架山,是一片靜僻且完整保留草原原始樣貌的荒涼秘境,因綿延起伏的小山丘地形像極了windows內建桌布的大草原而成為網路廣為流傳的台南秘境。除了夏季一片綠意吸睛外,秋冬來到這裡,還可以看到季節限定一望無垠的芒草叢生景色,宛若一幅美麗淒涼的優美畫作。必須注意的是,這裡有部分的區域屬於軍事管制區,平時是國軍打靶練習場,所以建議遊客於假日前往哦!3)
- 二棧行
- 鹽行
- 鹽埕
- 馬沙溝 位於臺灣臺南市將軍區的長沙里、平沙里,將軍溪出海口南側
- 九份子
- 打鹿洲 關廟區布袋里 西拉雅族打鹿的地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