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eople::Craft::南陽師

陳南陽(1947-2019)

茄苳入石柳的國寶陳南陽

美術天份 受父影響 南陽師出生於台南市安南區海尾,祖籍是福建泉州府同安縣鼎美村,其陳家開台祖先是於清乾隆41年(1776年)來到台灣,以算命為業,到他已是第七代, 父親陳榮風,業漁,養殖魚塭,母親陳黃籃,育有二男一女,陳南陽排行老二 ,畢業於安平石門國小,小時候因為父親是虔誠的佛教徒,家中供奉觀世音菩薩、地藏王菩薩、伽藍菩薩,父親常會念經、持佛菩薩聖號,在其長期薰陶之下,看到佛寺廟宇就特別的有興趣,國小時喜歡塗鴉,畫漫畫,充分展現繪畫天賦,舉凡人物、風景、廟宇、廟會活動的印象都是他的習作對象,參加學校的畫圖比賽還得到獎牌,家裡的長輩知道他有此種美術的天份,國小一畢業便介紹他到老古石街(現信義街)的火木雕刻處,拜入府城雕刻師陳火木門下,學習茄苳入石柳技藝。

精益求精 從茄苳入石柳到廟場 14歲開始當學徒,一年只休五天假,當時的工資低廉,一天2塊錢,一個月薪資只有60元,由於雕刻工序繁雜,薪水又低,賺不到錢,很多學徒都選擇改行;火木師總共收有20幾位徒弟他是排行第9的,16歲出師以後,便開始承接廟宇雕刻工作,如:北門永隆宮、鹽水大埔南天宮、嘉義新塭嘉應廟等都有他的作品。

貴人扶持 台日師傅恩 種下提攜後進的因 23歲退伍後,陸續接到高雄苓仔寮安瀾宮、台北指南宮的雕刻工作,由於雕刻是需要不斷精進求進步,巧遇東港林榮坤師傅不吝指導,願意教他雕刻4吋厚的木材,進入另一個深淺雕刻領域,了解到深淺明暗、層次透視的觀念,需注意人物前後相互間的對應與景觀的立體搭配、適當的留白,對他後續的畫稿有很大的幫助。 26歲在台北欄間外銷公司承包日本的日式欄間、屏風、大宮、大寺等工程,多次帶隊到日本的寺院進行雕刻工程。當時日本知名木雕師中山慶春時常來台,有機會指導他日式的畫稿技巧,傳授其設計畫稿心法,助其走出另一條路,28歲便開始幫寺廟畫稿,30歲回台南自創工作室,工人曾多達60人。

多讀書熟知歷史典故 畫出府城一片天 畫稿的人必須深諳歷史戲劇的背景由來和人性互動的奧妙,唯有大量閱讀與參考前人的作品,才能在小小的天地裡注入空間的場景和人物對應的關係,藉由人物動態來述說忠孝節義的故事。34歲時就有吳文豐、王瑞安、吳為林等人請他畫圖,全盛時期有20多個廟場老闆請他幫忙。

危機變轉機 茄苳入石柳工藝風華再現 民國78年大陸開放,很多寺廟與日式欄間雕刻基於成本考量,訂單都轉向大陸,且大陸貨進來後,大家生意一落千丈,訂單減少也讓他周休7日整整失業了8年,幸好有妻子王春梅無怨無悔的支持與鼓勵撐了過來,茄苳入石柳當時只剩下陳燦亨在做而已,民國89年因為內政部政務次長林慈玲對於茄苳入石柳工藝的重視與欣賞,訂做了一件公媽廳神龕,精緻典雅上了新聞,專屬台南的異木鑲嵌工藝得以曝光傳播開來,讓此傳統工藝再度得到大家的青睞,得以風華再現,並藉由網路的快速傳播,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喜愛與收藏,將整個市場炒熱起來。

技藝傳承學術殿堂 登錄文化資產 南陽師由於擁有畫稿與雕鑿鑲嵌多樣技法,民國94年受邀至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開課,將茄苳入石柳這門工藝在學術殿堂薪傳給學生,這門技藝在大陸幾乎失傳,許多工藝師皆要來台取經。民國103年得到台南市政府文化局肯定,登錄為傳統技藝「茄苳入石柳」保存者,為府城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,當年並收丁志仁為其入門弟子,將其一生所學技藝傳承下去。

德藝雙馨 藝留人間 「謙受益 滿招損」是南陽師常掛在嘴上的勵志名言,他是個急性子的人,說話聲音鏗鏘有力,語氣中肯,對人總是噓寒問暖,態度和藹,非常樂於助人與提攜後進,每有問題請教總是有問必答,倘有他不懂的地方,他會跟你說:我回去查資料後再告訴你,鼓勵大家要謙虛,多讀書,不要自大,讓後輩受益良多,哲人日已遠,典型在夙昔。

Memorial speech to 鄭子寮福安宮的建廟顧問

Video 藝論紛紛-陳南陽茄苳入石柳

臺南市是臺灣傳統藝術的重鎮,其中已登錄的傳統藝術與文化資產技術相關的工藝美術類有粧佛、繡黼、糊紙、彩繪、剪黏、泥塑、竹籐編…等等,計有21項(截至2015年底,持續增加中)。這些傳統藝術的技術的保存者或產業體系,在臺灣可說是數量最多、技藝最佳的地區之一。而這些保存者的生命、習藝歷程、知識就是最佳的文化瑰寶,過往針對這些技術保存者多擬定專書或專案研究報告,用以推廣傳播的影像及訪談執行部份較少,在網路影像發達的現在,影像可以補充文字不足及作為入門媒材。所以為保存及推廣這些工藝保存者及技術特色,臺南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擬定本計畫,以影音訪談及工作畫面,用來記錄這些人物群像,並進一步透過網路來可以推廣臺灣珍貴的傳統。

Interview 一藝入魂:陳南陽的茄苳入石柳

‧南臺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
‧通識核心能力本位自主培育計畫
‧課程名稱:在地文化探索:台南的木作工藝
‧影片主題:一藝入魂:陳南陽的茄苳入石柳
‧採訪製作:傅冠維 傅思綺 李雨澤 楊淑媚 林子嘉 劉筱涵
‧指導老師:張秀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