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異處
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。
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前次修改 下次修改 | 前次修改 | ||
temple:tao:start [2021/12/15 02:41] kenski [Spirits神明信仰] |
temple:tao:start [2022/05/19 06:05] (目前版本) kenski [Tao@Tainan] |
||
---|---|---|---|
行 1: | 行 1: | ||
- | ====== Tao@Tainan ====== | + | ===== Tao::道教信仰@Tainan ===== |
- | + | 台南做為開台首府自然很多廟宇的首廟都在台南,例如城隍廟。然而像是在仁德歸仁一帶玄天上帝的信仰,或是靠海的媽祖與王爺信仰,在西方醫學尚未普及時的保生大帝信仰,也有較關聖帝君年代較近、較為年輕的信仰如清水祖師或廣澤尊王,不用說正宗的道教玉皇大帝體系下三清道祖、三官大帝、太陽太陰星君、太歲星君,廟宇陣前的中壇元帥、下壇元帥虎爺,隨從七爺八爺、八家將、馬使爺等的眾神,更有許多特色廟宇例如風神廟、包公廟、東嶽殿,難怪被稱作是"眾神之都",並不斷的開枝散葉(分靈)到各地。 | |
- | ===== Spirits神明信仰 ===== | + | ==== Spirits神明信仰 ==== |
- | * [[temple:tao:baosheng_dadi|保生大帝信仰]] | [[temple:tao:guan_yu|關公信仰]] | [[temple:tao:citygod|城隍信仰]] | + | * [[temple:tao:guan_yu|關公信仰]] | [[temple:tao:citygod|城隍信仰]] |
- | * 清水祖師 | 瑤池金母 | [[temple:tao:3emperors|三官大帝]] | + | * [[temple:tao:wangya|王爺信仰]] | [[temple:tao:mazu|媽祖信仰]] ((王爺和媽祖是台灣沿海信仰的兩大系統,媽祖保佑漁家,王爺去瘟疫,都是道教的守護神;不同的是,相傳媽祖真有其人,也只有一位,王爺則有許多,稱為王爺或千歲。(中央社))) | [[temple:tao:xuantian_shangdi|玄天上帝]] | [[temple:tao:guangze_zunwang|廣澤尊王]] |
- | * [[temple:tao:xuantian_shangdi|玄天上帝]] | [[temple:tao:nezha|中壇元帥]] | [[temple:tao:guangze_zunwang|廣澤尊王]] | + | * 醫藥濟世 [[temple:tao:monk_qingshui|清水祖師]] | [[temple:tao:baosheng_dadi|保生大帝信仰]] |
- | * [[temple:tao:wangya|王爺信仰]] | [[temple:tao:mazu|媽祖信仰]] ((王爺和媽祖是台灣沿海信仰的兩大系統,媽祖保佑漁家,王爺去瘟疫,都是道教的守護神;不同的是,相傳媽祖真有其人,也只有一位,王爺則有許多,稱為王爺或千歲。(中央社))) | + | * 瑤池金母 | [[temple:tao:3emperors|三官大帝]] | [[temple:tao:nezha|中壇元帥]] |
+ | * 星辰 南斗星君/北斗星君((有道是「南斗註生、北斗註死」、「未註生、先註死」,也就是說南斗與北斗星君分別掌管一個人的生死簿,在還沒有決定一個人何時降臨這人世間之前,要先決定其陽壽。)) | 太歲星君/值年太歲((古時以天干地支記年,每60年一個循環,故稱一甲子有60年,共有60位太歲輪值)) | ||
* [[temple:tao:matchmaker|月老]] | 包公((中西區南沙宮)) | [[temple:tao:earth_god|土地公]] | 趙子龍((佳里子龍廟永昌宮)) | * [[temple:tao:matchmaker|月老]] | 包公((中西區南沙宮)) | [[temple:tao:earth_god|土地公]] | 趙子龍((佳里子龍廟永昌宮)) | ||
- | * 動物神 [[temple:tao:tiger_hoya|虎爺]] | [[temple:wingod|風神廟]]雷公 | 四海龍王((海神、祈雨的神明,1716年龍王廟位在東安坊,日治時期拆除後移到大天后宮)) | 齊天大聖((中西區萬福庵)) | + | * 動物神 [[temple:tao:tiger_hoya|虎爺]] | [[temple:wingod|風神廟]]雷公 | 四海龍王((海神、祈雨的神明,1716年龍王廟位在東安坊,日治時期拆除後移到大天后宮)) | [[temple:tao:monkeyking|齊天大聖]] |
* 道教的"五斗米"、"正一教"與嫡傳 張府天師 ((道教起源於西元142年,距今1800多年,由東漢人張道陵崇尚黃老學說,尊老子為道祖創教,為第1代張天師,之後,道教天師猶如孔子世家,採世襲傳承制,如今已傳到第64代張天師張源先,是眾多道教信徒心目中的精神領袖。)) | * 道教的"五斗米"、"正一教"與嫡傳 張府天師 ((道教起源於西元142年,距今1800多年,由東漢人張道陵崇尚黃老學說,尊老子為道祖創教,為第1代張天師,之後,道教天師猶如孔子世家,採世襲傳承制,如今已傳到第64代張天師張源先,是眾多道教信徒心目中的精神領袖。)) | ||
* 不是在廟奉祀的神明 灶神((司命真君,司命是《九歌》提到的星宿,主生死壽命。灶君(灶神)職能是在人間考察一家人之善惡,比喻神明隨時在查看你,不要做不好的事情。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,準備甜食,用紙馬送灶君回天庭跟玉皇大帝說好話)) | * 不是在廟奉祀的神明 灶神((司命真君,司命是《九歌》提到的星宿,主生死壽命。灶君(灶神)職能是在人間考察一家人之善惡,比喻神明隨時在查看你,不要做不好的事情。十二月二十四日祭灶,準備甜食,用紙馬送灶君回天庭跟玉皇大帝說好話)) | ||
- | =====Architecture@廟宇===== | + | ====Architecture@廟宇==== |
- | 雖遷就空間與時空建築技術,除了單座、一條龍、街屋、合院、殿堂規模,基本上由數座單體組合而成,單體包括山門、前殿、正殿、拜殿、偏殿、後殿、翼殿、護龍、鐘鼓樓、戲臺、金亭。 | + | 雖遷就時空建築技術,除了單座、一條龍、街屋、合院、殿堂,基本上由數座單體組合而成,單體包括山門、前殿、正殿、拜殿、偏殿、後殿、翼殿、護龍、鐘鼓樓、戲臺、金亭。 |
* 山門 佛寺多建於山區故稱山門,廟宇則為牌樓,代表進入佛寺或廟宇領域 | * 山門 佛寺多建於山區故稱山門,廟宇則為牌樓,代表進入佛寺或廟宇領域 | ||
* 前殿 台灣稱「三川殿」,故大門稱「三川門」,一般信徒應避免由中門進出以示尊敬;通常不奉祀神明,但大型佛寺中作為供奉天王的「天王殿」 | * 前殿 台灣稱「三川殿」,故大門稱「三川門」,一般信徒應避免由中門進出以示尊敬;通常不奉祀神明,但大型佛寺中作為供奉天王的「天王殿」 | ||
* 正殿 供奉主神的祭祀空間,最精華,神龕周圍通常禁止進入以示崇敬,陳設匾聯。 | * 正殿 供奉主神的祭祀空間,最精華,神龕周圍通常禁止進入以示崇敬,陳設匾聯。 | ||
* 拜殿 供信徒祭拜用故稱,一般廟宇中「天公爐」陳設於此。 | * 拜殿 供信徒祭拜用故稱,一般廟宇中「天公爐」陳設於此。 | ||
- | * | + | * 拜殿或拜亭,位於正殿的前方,作為善男信女供置牲禮,並上香祭拜之處。 |
- | ===== Activity台灣藝陣 ===== | + | * 後殿 位在正殿後方,副祀、同祀的神明,雖然有時神格高於主神,但重要性與代表性較低。 |
+ | * 翼殿 中軸線以外的空間 | ||
+ | * 護龍 「廡」位在廟宇的左右兩側,通常作為神職人員服務處 | ||
+ | * 鐘鼓樓 通常建於前殿與正殿之間的兩側,左鐘右鼓,也有省略而將鐘鼓懸於寺廟兩旁的迴廊下 | ||
+ | * 香客樓 提供簡單住宿服務方便信徒進香行程或佛教稱「掛單」 | ||
+ | ex. [[east:spot03_shangdi_temple|Spot@Tainan::德高厝上帝廟]] | ||
+ | ==== 藝閣與藝陣 ==== | ||
* 藝陣 有廣義與狹義之分,廣義指的是「藝閣」和「陣頭」的合稱,狹義則為「陣頭」之代稱。 | * 藝陣 有廣義與狹義之分,廣義指的是「藝閣」和「陣頭」的合稱,狹義則為「陣頭」之代稱。 | ||
* 台南藝陣資訊網 https://tnyj.tnc.gov.tw/ | * 台南藝陣資訊網 https://tnyj.tnc.gov.tw/ | ||
* 藝閣 「詩意藝閣」的簡稱,也叫「詩藝閣」,有「裝臺閣」和「蜈蚣閣」兩種,裝閣題材皆有其故事性,通常都由孩童裝扮。 | * 藝閣 「詩意藝閣」的簡稱,也叫「詩藝閣」,有「裝臺閣」和「蜈蚣閣」兩種,裝閣題材皆有其故事性,通常都由孩童裝扮。 | ||
- | * 裝臺閣 屬於小型藝閣,在一方臺上搭造樓閣布景、人物戰馬,可一閣獨立,亦可數閣串連,有人力扛抬、車輛拉動等多種;「蜈蚣閣((百足真人蜈蚣陣))」則屬大型藝閣,由長條狀木板串接而成,少者36人,多達108人,因具有開路辟邪的宗教功能,所以被列為陣頭之一種。 | + | * 裝臺閣 屬於小型藝閣,在一方臺上搭造樓閣布景、人物戰馬,可一閣獨立,亦可數閣串連,有人力扛抬、車輛拉動等多種。 |
+ | * 蜈蚣閣((百足真人蜈蚣陣)) 屬於大型藝閣,由長條狀木板串接而成,少者36人,多達108人,因具有開路辟邪的宗教功能,所以被列為陣頭之一種。 | ||
+ | * 蜈蚣閣通常在出香前數日組裝,將一塊塊木板連鎖起來,置椅座、陽傘、照明,裝彩布、設輪架,俟出香前日或當日再組裝蜈蚣頭尾。出香前還有「開館」的儀式,表示組閣完成,請神明「驗收」,也向香境信眾宣告出香。 | ||
* 陣頭 原為「行於香陣前頭的民藝團體」之謂,亦即為增湊香陣排場與熱鬧的各種表演團體,帶有一定程度的技藝性;傳統上有文陣與武陣之分,前者以歌舞為主,如牛犁陣、車鼓陣、水族陣、跳鼓陣等等,後者則帶有強烈的武術動作與陣式陣法,如宋江陣、金獅陣、官將首、八家將等等。((---黃文博校長分享臺灣傳統民俗-藝陣的典故)) | * 陣頭 原為「行於香陣前頭的民藝團體」之謂,亦即為增湊香陣排場與熱鬧的各種表演團體,帶有一定程度的技藝性;傳統上有文陣與武陣之分,前者以歌舞為主,如牛犁陣、車鼓陣、水族陣、跳鼓陣等等,後者則帶有強烈的武術動作與陣式陣法,如宋江陣、金獅陣、官將首、八家將等等。((---黃文博校長分享臺灣傳統民俗-藝陣的典故)) | ||
* [[temple:crane_battle_array|白鶴陣]] 七股寶安宮白鶴陣 土城蚵仔寮白鶴陣 | * [[temple:crane_battle_array|白鶴陣]] 七股寶安宮白鶴陣 土城蚵仔寮白鶴陣 | ||
+ | * 宋江陣 後壁長短樹永安堂打面宋江陣 | ||
+ | === 職業藝閣@Tainan === | ||
+ | * 東一藝術社 邱東軒 將軍區 | ||
+ | * 森一藝術社 吳宗展 七股區 | ||
+ | * 合成藝術社 梁明哲/魏得彰 | ||
+ | * 唐儀工藝社 金國銓 七股區 | ||
+ | * 天一綜藝社 吳震星 | ||
+ | * 寶島企業社 梁家芳 | ||
+ | * 古都民俗實業社 梁添發 | ||
+ | * 天乙藝閣 林政義 學甲區 | ||
+ | * 峰億電動藝閣 吳華南 北門區 | ||
+ | ==== 南瀛五大香==== | ||
+ | * [[xuejia:fun26|學甲慈濟宮]]學甲香 | ||
+ | * 每年農曆3月11日舉行「上白礁」謁祖祭典,每逢子、辰、申年(四年一科)3月9日到11日舉辦刈香繞境。 | ||
+ | * 早年超過30閣,其中學甲中角羅姓<八仙棚>、三角仔清保宮<八仙過海>、宅口興太宮<太子伏龍>及<五虎平西>、下社角白礁宮<哪吒鬧東海>及<董漢尋母>等6閣穩定參與。 | ||
+ | * [[jiali:fun35|佳里金唐殿]]蕭壠香 | ||
+ | * 每逢子、卯、午、酉年(三年一科)農曆元月中下旬舉行。 | ||
+ | * [[xigang:fun36|西港慶安宮]]西港香 | ||
+ | * 每逢丑、辰、未、戌年(三年一科)農曆4月中旬舉行。 | ||
+ | * 此香文武陣有30餘陣,惟藝閣不發達,除了蜈蚣陣以外,穩定的自組性藝閣就<紡車輪><八美圖>2閣。 | ||
+ | * 麻豆代天府麻豆香 | ||
+ | * 每逢丑、辰、未、戌年(三年一科)農曆3月下旬舉行。 | ||
+ | * 蜈蚣陣為自組外,其餘藝陣多職業性者、藝閣也是。 | ||
+ | * 土城鹿耳門聖母廟土城香 | ||
+ | * 每逢丑、辰、未、戌年(三年一科)農曆3月中旬舉行。 | ||
+ | * 與西港香相似,除蜈蚣陣外裝臺閣不發達。 | ||
<tabbox Activity登刀梯> | <tabbox Activity登刀梯> | ||
- | ===== Activity喜樹道壇賴道長登刀梯閱籙奏職 ===== | + | ==== Activity喜樹道壇賴道長登刀梯閱籙奏職 ==== |
{{ youtube>FsKXjk7OzWE?large |台南空拍大雄空拍團隊}} | {{ youtube>FsKXjk7OzWE?large |台南空拍大雄空拍團隊}} | ||
透過空拍的角度讓我們更貼近宗教活動,瞭解道士「代天宣化」之職責、體現祖師教化信眾的宗旨。 | 透過空拍的角度讓我們更貼近宗教活動,瞭解道士「代天宣化」之職責、體現祖師教化信眾的宗旨。 | ||
<tabbox Video出轎佛> | <tabbox Video出轎佛> | ||
- | ===== Video 2016聖誕節府城出轎佛大賞 ===== | + | ==== Video 2016聖誕節府城出轎佛大賞 ==== |
{{ youtube>oiMiD43xByw?large |陳佳楓}} | {{ youtube>oiMiD43xByw?large |陳佳楓}} | ||
站大評:用長焦淺景深的鏡頭側寫了各個神尊神態。 | 站大評:用長焦淺景深的鏡頭側寫了各個神尊神態。 | ||
</tabbox> | </tabbox> | ||
- | ===== 各月份神明生日 ===== | + | <WRAP clear/> |
+ | [[:start|{{ https://www.tainan.com.tw/images/globe_footer.GIF }}]] | ||
+ | ==== 各月份神明生日 ==== | ||
* 看看街坊的廟宇寺院與道場鬧熱是慶祝誰生日?? | * 看看街坊的廟宇寺院與道場鬧熱是慶祝誰生日?? | ||
* 農曆查詢http://www.nongli.info/ | * 農曆查詢http://www.nongli.info/ | ||
- | ==== 農曆一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一月 === |
- | 初一日 元始天尊萬壽\\ 初一日 彌勒尊佛佛辰\\ 初四日 孫天醫真人千秋\\ 初六日 清水祖師佛辰\\ | + | 初一日 元始天尊萬壽\\ |
- | 初八日 五殿閰羅王聖誕\\ 初九日 玄穹高上帝萬壽\\ 十三日 [[temple:tao:guan_yu|關聖帝君]]飛昇\\ 十五日 門神戶尉千秋\\ | + | 初一日 彌勒尊佛佛辰\\ |
- | 十五日 [[temple:tao:3emperors|上元天官]]聖誕\\ 十五日 臨水夫人陳靖姑千秋\\ 廿四日 雷都光耀大帝聖誕 | + | 初四日 孫天醫真人千秋\\ |
- | ==== 農曆二月 ==== | + | 初六日 [[temple:tao:monk_qingshui|清水祖師]]佛辰\\ |
- | 初一日 一殿秦廣王千秋\\ 初二日 濟公菩薩佛辰\\ 初二日 [[temple:tao:earth_god|福德正神]]千秋\\ 初三日 文昌梓童帝君聖誕\\ | + | 初八日 五殿閰羅王聖誕\\ |
- | 初八日 三殿宋帝王千秋\\ 十五日 九天玄女娘娘聖誕\\ 十五日 太上老君萬壽\\ 十五日 精忠岳王千秋\\ | + | 初九日 玄穹高上帝萬壽\\ |
- | 十五日 三山國王千秋\\ 十六日 開漳聖王千秋\\ 十八日 四殿五官王千秋\\ 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佛辰\\ | + | 十三日 [[temple:tao:guan_yu|關聖帝君]]飛昇\\ |
- | 廿一日 普賢菩薩佛辰 | + | 十五日 門神戶尉千秋\\ |
- | ==== 農曆三月 ==== | + | 十五日 [[temple:tao:3emperors|上元天官]]聖誕\\ |
+ | 十五日 臨水夫人陳靖姑千秋\\ | ||
+ | 廿四日 雷都光耀大帝聖誕 | ||
+ | === 農曆二月 === | ||
+ | 初一日 一殿秦廣王千秋\\ | ||
+ | 初二日 濟公菩薩佛辰\\ | ||
+ | 初二日 [[temple:tao:earth_god|福德正神]]千秋\\ | ||
+ | 初三日 文昌梓童帝君聖誕\\ | ||
+ | 初八日 三殿宋帝王千秋\\ | ||
+ | 十五日 九天玄女娘娘聖誕\\ | ||
+ | 十五日 太上老君萬壽\\ | ||
+ | 十五日 精忠岳王千秋\\ | ||
+ | 十五日 三山國王千秋\\ | ||
+ | 十六日 開漳聖王千秋\\ | ||
+ | 十八日 四殿五官王千秋\\ | ||
+ | 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佛辰\\ | ||
+ | 廿一日 普賢菩薩佛辰\\ | ||
+ | 廿二日 [[temple:tao:guangze_zunwang|廣澤尊王]]千秋((有2月22與8月22兩說))\\ | ||
+ | === 農曆三月 === | ||
初一日 五殿楚江王千秋\\ | 初一日 五殿楚江王千秋\\ | ||
初三日 [[temple:tao:xuantian_shangdi|玄天上帝]]萬壽\\ | 初三日 [[temple:tao:xuantian_shangdi|玄天上帝]]萬壽\\ | ||
行 60: | 行 115: | ||
廿七日 七殿泰山王千秋\\ | 廿七日 七殿泰山王千秋\\ | ||
廿八日 東嶽大帝聖誕 | 廿八日 東嶽大帝聖誕 | ||
- | ==== 農曆四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四月 === |
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千秋\\ | 初一日 八殿都市王千秋\\ | ||
初四日 文殊菩薩佛辰\\ | 初四日 文殊菩薩佛辰\\ | ||
初八日 釋迦佛祖萬壽\\ | 初八日 釋迦佛祖萬壽\\ | ||
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千秋\\ | 初八日 九殿平等王千秋\\ | ||
- | 十四日 呂純陽祖師聖誕\\ | + | 十四日 [[dongshan:fun09#崁頭山孚佑宮|呂純陽祖師]]聖誕\\ |
十七日 十殿輪轉王千秋\\ | 十七日 十殿輪轉王千秋\\ | ||
十八日 北極紫微帝君千秋\\ | 十八日 北極紫微帝君千秋\\ | ||
行 71: | 行 126: | ||
廿一日 李托塔天王聖誕\\ | 廿一日 李托塔天王聖誕\\ | ||
廿五日 武安尊王千秋\\ | 廿五日 武安尊王千秋\\ | ||
- | 廿六日 南鯤鯓李王爺千秋\\ | + | 廿六日 [[beimen:fun18|南鯤鯓]]李王爺千秋\\ |
- | 廿七日 南鯤鯓范五王爺千秋\\ | + | 廿七日 [[beimen:fun18|南鯤鯓]]范五王爺千秋\\ |
- | ==== 農曆五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五月 === |
初一日 南極長生帝君千秋\\ | 初一日 南極長生帝君千秋\\ | ||
初六日 清水祖師成道\\ | 初六日 清水祖師成道\\ | ||
行 82: | 行 137: | ||
十八日 張府天師聖誕\\ | 十八日 張府天師聖誕\\ | ||
廿八日 神農先帝萬壽\\ | 廿八日 神農先帝萬壽\\ | ||
- | ==== 農曆六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六月 === |
初三日 韋尊佛佛辰\\ | 初三日 韋尊佛佛辰\\ | ||
十一日 田都元帥千秋\\ | 十一日 田都元帥千秋\\ | ||
十五日 王靈天君聖誕\\ | 十五日 王靈天君聖誕\\ | ||
- | 十八日 南鯤鯓池二王爺千秋\\ | + | 十八日 [[beimen:fun18|南鯤鯓]]池二王爺千秋\\ |
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\\ | 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得道紀念\\ | ||
廿四日 玄靈高上帝關聖萬壽\\ | 廿四日 玄靈高上帝關聖萬壽\\ | ||
行 92: | 行 147: | ||
廿四日 雷祖大帝聖誕\\ | 廿四日 雷祖大帝聖誕\\ | ||
廿四日 南極大帝聖誕 | 廿四日 南極大帝聖誕 | ||
- | ==== 農曆七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七月 === |
初七日 [[culture:age16custom|七星娘娘]]千秋\\ | 初七日 [[culture:age16custom|七星娘娘]]千秋\\ | ||
初七日 大成魁星聖誕\\ | 初七日 大成魁星聖誕\\ | ||
行 104: | 行 159: | ||
廿四日 鄭延平邵王千秋\\ | 廿四日 鄭延平邵王千秋\\ | ||
三十日 地藏王菩薩佛辰\\ | 三十日 地藏王菩薩佛辰\\ | ||
- | ==== 農曆八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八月 === |
初三日 北斗星君聖誕\\ | 初三日 北斗星君聖誕\\ | ||
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千秋\\ | 初三日 九天司命灶君千秋\\ | ||
行 111: | 行 166: | ||
十五日 臨水夫人陳靖姑成道\\ | 十五日 臨水夫人陳靖姑成道\\ | ||
十五日 太陰星君聖誕\\ | 十五日 太陰星君聖誕\\ | ||
- | 十五日 南鯤鯓朱四王爺千秋\\ | + | 十五日 [[beimen:fun18|南鯤鯓]]朱四王爺千秋\\ |
廿二日 燃燈古佛萬壽\\ | 廿二日 燃燈古佛萬壽\\ | ||
廿二日 [[temple:tao:guangze_zunwang|廣澤尊王]]千秋\\ | 廿二日 [[temple:tao:guangze_zunwang|廣澤尊王]]千秋\\ | ||
廿三日 邢天王爺千秋\\ | 廿三日 邢天王爺千秋\\ | ||
- | ==== 農曆九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九月 === |
初一日 南斗星君聖誕\\ | 初一日 南斗星君聖誕\\ | ||
初九日 臨水夫人李姑千秋\\ | 初九日 臨水夫人李姑千秋\\ | ||
行 124: | 行 179: | ||
十三日 孟婆尊神千秋\\ | 十三日 孟婆尊神千秋\\ | ||
十五日 朱聖夫子聖誕\\ | 十五日 朱聖夫子聖誕\\ | ||
- | 十五日 南鯤鯓吳三王爺千秋\\ | + | 十五日 [[beimen:fun18|南鯤鯓]]吳三王爺千秋\\ |
十八日 倉聖先師千秋\\ | 十八日 倉聖先師千秋\\ | ||
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\\ | 十九日 觀世音菩薩出家紀念\\ | ||
- | ==== 農曆十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十月 === |
初五日 達摩祖師佛辰\\ | 初五日 達摩祖師佛辰\\ | ||
初十日 水僊尊王千秋\\ | 初十日 水僊尊王千秋\\ | ||
行 138: | 行 193: | ||
三十日 藥師如來佛辰\\ | 三十日 藥師如來佛辰\\ | ||
廿七日 至聖先師孔子聖誕 | 廿七日 至聖先師孔子聖誕 | ||
- | ==== 農曆十一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十一月 === |
初四日 安南尊王千秋\\ | 初四日 安南尊王千秋\\ | ||
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\\ | 十一日 太乙救苦天尊聖誕\\ | ||
行 145: | 行 200: | ||
廿三日 張仙大帝聖誕\\ | 廿三日 張仙大帝聖誕\\ | ||
廿七日 董公真仙聖誕日 | 廿七日 董公真仙聖誕日 | ||
- | ==== 農曆十二月 ==== | + | === 農曆十二月 === |
十六日 福德正神千秋\\ | 十六日 福德正神千秋\\ | ||
廿四日 送神\\ | 廿四日 送神\\ | ||
廿五日 天神下降\\ | 廿五日 天神下降\\ | ||
廿九日 南斗北斗星君下降 | 廿九日 南斗北斗星君下降 | ||
- | ==== End Lunar Months ==== | + | === End Lunar Months === |
[<10>] | [<10>] | ||
- | [[:start|{{ https://www.tainan.com.tw/images/globe_footer.GIF }}]] | +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