差異處

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。

連向這個比對檢視

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前次修改
下次修改 Both sides next revision
temple:tao:guanyin_bodhisattva [2024/05/01 23:09]
kenski [觀音法門]
temple:tao:guanyin_bodhisattva [2024/05/10 11:29]
kenski [Bodhisattva::觀音菩薩]
行 1: 行 1:
-===== Bodhisattva::觀音菩薩 =====+===== Bodhisattva::菩薩 =====
 觀音菩薩<wrap lo>(梵文Avalokitesvara)</wrap>是道教廟宇中常見的佛教神明,"佛道教"因此在台灣普及,因為佛教祭祀時使用香少過道教、香用於法會時計時的參考;相對的道教有許多神明與觀世音普薩或佛祖有交集,例如﹔齊天大聖曾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的機緣,所以在許多廟宇的後殿常併祀觀音菩薩;家中設置有佛堂的,佛龕背板常見的也是觀音菩薩與龍女及童子。 觀音菩薩<wrap lo>(梵文Avalokitesvara)</wrap>是道教廟宇中常見的佛教神明,"佛道教"因此在台灣普及,因為佛教祭祀時使用香少過道教、香用於法會時計時的參考;相對的道教有許多神明與觀世音普薩或佛祖有交集,例如﹔齊天大聖曾被佛祖壓在五指山下的機緣,所以在許多廟宇的後殿常併祀觀音菩薩;家中設置有佛堂的,佛龕背板常見的也是觀音菩薩與龍女及童子。
 > 回到佛法,眾多菩薩的名號,換個角度思維,要告訴我們的是眾多功德,如文殊的理(智慧)與普賢的事(行)、不動、金剛不壞...等等,指向完全覺者的佛陀與佛法,如果人人具備各種菩薩的功德,那麼"菩薩"甚至是"佛"的名稱也不重要,因為到達且人人俱足,再反過來由佛看"眾生",金剛經~說眾生者,如來說非眾生,是名眾生。 > 回到佛法,眾多菩薩的名號,換個角度思維,要告訴我們的是眾多功德,如文殊的理(智慧)與普賢的事(行)、不動、金剛不壞...等等,指向完全覺者的佛陀與佛法,如果人人具備各種菩薩的功德,那麼"菩薩"甚至是"佛"的名稱也不重要,因為到達且人人俱足,再反過來由佛看"眾生",金剛經~說眾生者,如來說非眾生,是名眾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