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emple::Tao::風神廟

  • 市定古蹟風神廟,臺灣唯一主祀風神的廟,府城七寺八廟之一。
    • 廟宇主祀風神,右側神龕陪祀佛祖,還祭祀著雷公與電母。
      • 雷公和電母 雷公名始見《楚辭》,因雷為天庭陽氣,故稱“公”。所傳始為獸型,或似鬼,而以鳥形居多;後狀若力士,坦胸露腹,背插雙翅,額生三目,臉赤色猴狀,足如鷹鸇,左手執楔,右手持錐,呈欲擊狀,神旁懸掛數鼓,足下亦盤躡有鼓。擊鼓即為轟雷。能辨人間善惡,代天執法,擊殺有罪之人,主持正義。
    • 市定古蹟接官亭坐落於廟埕
    • 該廟是在清乾隆四年(1739年),由臺灣道巡道鄂善所建立,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、安瀾橋的旁邊。當時的風神廟是一棟四進的建築,其第一進是大門,第二進是官廳,第三進便是風神殿,而第四進是大士殿。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後興建,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。
      • 日治時期,由於市區改正計畫,而導致原本後半部所有的殿舍以及旁邊的公館遭到拆毀,神像移到原本的官廳。後來在大正十三年(1924年)時,當地的士紳集資在原官廳地點之上重建,而成今之風神廟。
    • 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,造成日治時期建的石造鐘樓1)倒塌,鼓樓結構也有受損,為該次地震中臺南古蹟受創最重者。2019年6月修復。
  • 三協境 由南沙宮、金華府及藥王廟所共同聯防之區域,並以風神廟為主廟,防禦區域是在城外五條港之南河港和南勢港。

風神廟廟簷裝飾風神廟牆壁彩繪

Rock’n Roll

雷公電母

接官亭

map

1)
風神廟前的石造建物原被認為是鐘鼓樓,後經考證為碑亭「峴石亭」與「棠蔭亭」。